沮丧;扔在一旁的牛角头盔和精良铠甲,说明了此二人并非一般小卒。
“给他们纸和笔,让他们写出自己的名字!”
一名幕僚将纸笔递到二人面前,又在上面写了问询的话,那二人互相看了看,假装不识汉字,身后众军立刻拳打脚踢,二人没奈何,只得各自写了。
幕僚收回供状,只能认出其中的汉文,于是禀道:“大人,这两名倭酋一人叫做什么正成,一人叫做什么秀政。
”
陈璘面无表情,点了点头道:“押下去。
”
众军一拥上前,将这两名日本武士拖了下去。
(注:据笔者考证,参加侵朝战争的日本名将谓秀政、正成者共四人,其中两人在后来的日本历史中出现过,应该是回国了;还有一人下落不明;一人阵亡在文禄之役。
露梁海战中俘获的平秀政、平正成,估计不是假冒,就是另有其人,官职可能相当于明军中的游击、参将之类,不是日本战国中的著名将领。
)这时各船将领纷来汇报战果,陈璘听说没有擒住岛津义弘,颇感遗憾,陈蚕宽慰道:“或许那厮早已葬身大海,要不就是被朝鲜军俘获了。
”
陈璘捋须点头,问道:“李舜臣将军为何不来?我正想与他把盏言欢,共庆胜利。
”
话音未落,只见一名中军官入内禀报道:“朝将李莞在外求见!”
“有请!”
随着话音,只见李莞头戴白孝进来,扑通跪倒在地,哽咽着说道:“小将李莞拜见陈大人。}@如¤文D~ˉ网@·μ *[¨更???新!??最~全?a?
”
“贤侄请起。
”
陈璘先是愕然,即而让其起身,可是声音却有些发抖了,似乎预感到了什么。
这时只听李莞道:“我军在激战中曾经击沉倭酋旗舰一艘,想那岛津义弘狗贼已经随船沉入海底,特来告之元帅。
”
“哦,哦。
”
陈璘魂不守舍地应道,眼神中满是期待和忧虑,静候下文,身边众将同样沉默不语,都看着一身孝衣的李莞。
李莞抬头看了看大伙,张了张嘴再也忍不住,终于失声痛哭起来,陈璘见状不用问,也已经知道出了甚事,当下大叫一声:“贤弟呀,你你!”
喊罢身子向后一仰,咕咚倒在地上。
“大帅!”
陈九经、李莞等人忙抢前救护,用凉水浸面,陈璘好半天才悠悠醒转。
邓子龙之死已经让他心中极为悲痛,只是强自忍耐而已,这时又知李舜臣阵亡,这怎能不让他深受打击,不禁长叹一声潸然泪下!众将慌作一团,一时围在他身边不知说什么好,李莞泣声道:“请大人节哀,我叔父虽然不幸殉难,可是今天这场露梁大捷,足已告慰其在天之灵,今天是喜庆的日子,是胜利的日子,您应该高兴才对啊!”
“高兴,高兴!”
陈璘含泪点头,努力挣起身子,一手拉着李莞,一手拉着陈九经走出船舱,众将紧随其后,众人迎风站在甲板上。
望着海面上无数日军浮尸和战船残骸,陈璘感慨万分,吩咐道:“拿酒来!”
有卫士端上美酒,陈璘倾了一盏捧在手中,低声祝福道:“李贤弟,虽然你我已经天上人间,相见无期,可是这杯酒我仍然要敬你,有这葬身露梁海的上万名倭贼陪祭,你必将微笑而去,你的英名风采,必将流传后世,万古长青!”
祝罢一探手,把这杯酒浇入泛着血红色的海水之中。
狂飚着的露梁海,慢慢地回复了平静。
伴着雄浑的号角和呜咽的鸥鸣声,联军舰队扬帆起锚,再次踏上征途露梁海之战,在世界海战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,据《明史&183;陈璘传》记载:“(露梁役)贼大败,脱登岸者又为陆兵所歼,焚溺死者数以万计。
”
综合《明史》、日本《日本战史朝鲜の战》、朝鲜柳成龙《惩毖录》等史料分析来看,在露梁海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