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俸禄比照博士。”
群臣愕然。刚才还是兴师问罪的架势,怎么突然就赐官了?
“陛下!”那个御史不甘心,“此人目无君上,怎可……”
“怎么?”嬴政冷冷看着他,“朕的决定,你有意见?”
御史立刻跪倒:“臣不敢。”
“王歌。”嬴政看向王歌,“朕给你官职,你可愿接受?”
王歌沉默片刻,缓缓摇头:“陛下,官职于我而言,既非所求,亦非所拒。”
他抬眼看向嬴政:“若这官职能让所见之理付诸天下,所知之道化入人心,我便受之。若只是加诸一个名位,让王歌成为另一个人,我便辞之。”
“我要做的事,有官无官都会去做。只是有了这个位置,或许能让更多人听到他们本就知道、却不敢相信的声音。”
“狂妄!”嬴政冷哼,但眼中却闪过一丝欣赏,“扶苏!”
“儿臣在。”
“你拜王歌为师,可曾问过朕?”
扶苏低头:“儿臣知错。”
“知错?”嬴政站起身,“你错在哪里?”
“儿臣……”
“你错在拜师这么大的事,竟然不请朕去观礼!”
嬴政语气突然一转,“择日不如撞日,今日就在金殿之上,让满朝文武做个见证。”
所有人都傻眼了。
陛下这是……认可了?
扶苏也愣住了:“父皇的意思是?”
“还不快行拜师礼?”嬴政不耐烦地挥手,“难道要朕亲自教你?”
扶苏这才反应过来,连忙转向王歌。
“老师在上,学生扶苏今日正式拜入门下!”
他郑重地行了三跪九叩大礼,“从今往后,必谨遵师教,不负师恩。”
王歌受了这一礼,然后伸手扶起扶苏:“起来吧!记住,拜师不是让你依赖老师,而是让你学会独立思考!”
“学生明白。”
一个声音突然响起:“既然如此,先生为何三年前拒绝陛下?”
说话的是王绾。这位老臣一向谨慎,此时发问必有深意。
王歌坦然道:“三年前,心学初创,尚且在摸索验证。贸然入世,恐怕误国误民。
这三年来,我游历天下,见识人心百态,又与诸子百家论道七日,终于将体系完善。
今日出现于此,便是听从本心的选择。也相信,心学确实能为大秦带来益处。”
“空口无凭!”另一位大臣道,“如何证明?”
还没等王歌回答,扶苏站了出来:“儿臣愿意证明。”
嬴政的目光落在他身上:“你要如何证明?”
“请父皇给儿臣一个机会,让儿臣用心学的理念治理一地。一年为期,看能否真的达到先生所说的效果。”
殿内再次骚动。储君主动请缨外放,这可是大事。
“你可想清楚了?”嬴政的声音变得严厉,“外放可不是儿戏。”
“儿臣想清楚了。”扶苏挺直腰杆,“治国不是说理,是要见实效。与其空谈理论,不如实践检验。”
嬴政沉默了。
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决定。
“好!”终于,嬴政拍案而起,“朕就给你们这个机会。
巴蜀之地,偏远闭塞,蛮夷杂处,豪强横行。
扶苏,朕命你为巴蜀郡守,王歌随行辅佐。一年为期,若能让巴蜀大治,朕便承认你这心学之用。”
巴蜀!
那里地处偏远,民风彪悍,加上南蛮时常侵扰,是出了名的难治之地。历任官员不是被调走就是病死任上。
群臣哗然。巴蜀是出了名的难治之地,陛下这是……
既怀着信任,又想用最烈的火检验真金啊!
“若是失败呢?”李斯问道。¨兰?兰′闻`穴! ¨最*新′章*结!耕_歆?哙*
嬴政冷笑:“失败?那就证明所谓心学不过是空口白话。到时候……”
他没有说完,但不善之意不言而喻。
“儿臣领旨!”扶苏毫不犹豫。
“好了。”嬴政重新坐下,语气恢复了帝王的威严,
“王歌,朕既然命你随扶苏治理一地,便让朕看看,你那心学到底有何用处!”
“若是一年后巴蜀依旧,你这客卿之位就不必留了。”
王歌淡然道:“王歌领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