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心念电转,面上却波澜不惊。′求¢书,帮~ +勉/费/阅^黩.
但那双深邃的眸子里,有什么东西正在急速地沉淀,冷却,化为一片寒潭。
他来晚了。
丁原己死。
董卓,己然成了这洛阳城中,唯一的声音。
这个认知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,死死扼住了他的心脏,让他呼吸都为之一滞。
可徐荣的话,还在继续。
他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刘备神色的细微变化,又或者,他察觉到了,却根本不在意。
他只是噙着那抹令人捉摸不定的笑意,仿佛闲聊家常般,轻飘飘地又补了一句。
“说起来,董太尉前些时日,还与我等提起过玄德公。”
“太尉说,若非当年玄德公在广宗城外仗义出手,他恐怕早就成了黄巾刀下亡魂。”
徐荣的目光扫过刘备,话锋陡然一转,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森然的冷意。
“太尉还说,若非是看在玄德公你的面子上,他早就将那不知好歹的卢植……哼!”
一声冷哼,话语未尽。
却像一道九天惊雷,在刘备的耳边轰然炸响!
刘备的瞳孔,在一瞬间猛地缩成了针尖大小。
怎么可能?!
他所熟知的历史,他亲身经历的过去,董卓在被救之后,明明对他这个白身校尉充满了轻蔑与不屑!
为何时隔数年,在这己经权倾朝野,生杀予夺的当口,反而要在麾下将校面前,主动提起这份他曾经嗤之以鼻的“救命之恩”?!
事出反常必有妖!
无数的念头与算计在刘备心中疯狂翻涌,可他的脸上,却在极致的震惊后,迅速化为一抹恰到好处的愕然与惶恐。?秒!彰?踕/暁!税\枉^ ·无,错?内*容.
他紧紧抿着嘴,没有说话。
在这种时候,任何辩解都是苍白的,沉默,才是唯一的应对。
站在他身侧的张辽,一双锐利的眸子始终没有离开过刘备。
当听到徐荣的话时,他那微蹙的眉头,不着痕迹地拧成了一个川字。
刘备救过董卓?
还因此保下了卢植?
这等足以震动朝野的秘闻,他竟是第一次听说。
再联想到方才徐荣提及的,卢植将五百北军精锐划拨给刘备的事……
张辽心中那份惊疑,瞬间化为了惊涛骇浪。
眼前这位看似温和仁厚的刘玄德,身上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过往和秘密?
短暂得令人窒息的沉默过后,刘备终于缓缓开口,声音沉稳,却带着一丝后知后觉的感激。!鸿*特¢小+税*网* *嶵\鑫?蟑′节_哽?芯\筷,
“往事己矣,备不敢居功。”
他对着徐荣再次深深一揖,神情无比恳切。
“当年十常侍乱政,祸乱朝纲,以致我等有功之士,反受其害,报国无门。”
“如今听闻袁绍、曹操等公卿扫清阉竖,重整朝堂,备与二位兄弟心中甚慰。”
“此番前来洛阳,正是想看看能否觅得一官半职,为匡扶汉室,尽一份血热。”
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。
既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,又解释了来洛阳的动机,更是巧妙地将自己划入了袁绍、曹操这些“讨逆功臣”的阵营,与董卓撇清了关系。
但在说完这句话之后,他的目光却是死死盯着徐荣,想要看看他会作何反应。
以此来判断,这徐荣到底是忠汉还是忠董。
徐荣听完,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骤然一亮。
光芒锐利如刀,仿佛要将刘备的五脏六腑都剖开来看个通透。
“好!”
“好一个为匡扶汉室尽一份血热!”
他抚掌大笑,脸上的笑意更浓,也更假。
“玄德公当年统率北军,威震黄巾,军中至今尚有不少袍泽,对玄德公与二位将军的勇武记忆犹新啊!”
“既然玄德公有心报国,又何须去寻他人?”
徐荣猛地向前踏出一步,言辞恳切,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热忱与压迫感。
“以玄德公之才,屈居人下,实属明珠暗投!若玄德公不弃,荣,愿向太尉保举你!”
毋庸置疑!
刘备做梦都渴望着兵马,渴望着一个能施展胸中抱负的平台!
徐荣的提议,无疑是一条能让他一步登天的捷径!
可这条捷径的尽头,却是一个足以吞噬一切的深渊。
一旦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