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陈宜生,陈御史,不会是贾相公要你在这里相候吧,本官可是听人说你现在很受贾相公器重呢!”叶梦鼎望着眼前这个去岁末,在反丁路上冲锋陷阵的青年,毫不客气地说道。
陈宜生听了叶梦鼎的话,脸上一红。
叶梦鼎说的不错,他确实投靠了贾似道;贾似道看重他,为他特向官家请旨,免了他和陈示、刘继业三人的省试直接赴考;而他也不坠声名,以廷试第二的成绩回报贾似道的亲睐。他在与贾似道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务实态度,深得贾似道的欢喜,在外放绍兴府任推官校书郎不过数月后,便被贾似道运用影响力,迁任为朝庭的监察御史。
贾似道以国士待他陈宜生,他陈宜生怎么能不以国士相报呢?
所以,尽管他人对不是从正途入仕的贾似道冷眼鄙视,陈宜生却无半点不敬。在贾似道面前,他必称门生;贾似道的敌人,他也绝不会有半分情面。
“叶参政,贾相公为国可是竭尽心力,这次为解朝庭财计困境,贾相公大公无私,率先将自家在沂西的万亩良田拿出来以充公田,试问天下有几人能做到贾相公这样?
太府卿陈元凤也是世家大族,过往不知从朝庭这里得了多少好处,值此国家危难之际,却囿于私利,不为朝庭解忧不说,还唆使太学生攻击公田法,勾结官员阻挠公田法实施;如此置家国大义而不顾的臣子,枉读了圣贤之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