鑫能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鑫能小说网 > 人生漫记 > 默认卷(ZC) §第一节 祝福

默认卷(ZC) §第一节 祝福

从前,北京人见面的问候语就是仨儿字:“您吃了”?回答一律是“吃了”。而且还要用同样的话问候对方。但是不要问得太具体,“您吃过午饭啦”?——别这么问,许多人家只吃两顿,也有吃一顿的。更别问吃的是什么,哪怕只喝一碗榛子面粥,也是吃过了嘛。世上也有中国梦。“吃了”,就是最好的祝福和安慰。今天问过了,明天见面还是这样问,因为今天“吃了”,不等于明天就揭得开锅。唉,北京人死爱面子,即使正在挨饿,也要回答“吃了”。无论如何,这里也是七百年帝都,藏龙卧虎,文人荟萃之地呀,怎能沿街乞讨呢。挨饿的人不说饿——我父亲是教授,他挨饿的时候从来不说。饿死多少人?官方也不说。

抗日战争时期,我这个小难民逃遍了半个中国,吃过草根树皮,住过山洞窑坑,见过饿殍当道……这些事深深地铭刻在心。您吃过观音土吗?那是一种细腻的灰色黏土,可烧制瓷器。难民饿极了,以此充饥,就像遇到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,所以叫它观音土。可是吃了观音土,肚子疼得我没齿难忘。谁若吃多了,就会胀肚而亡。父亲说我若能长大,要么从军,保卫国家,要么务农,生产粮食,“咱中国就缺这两条!”他说得不全面,却是一个难民教授的中国梦。

1949年我们许多学生参军了。不久,来到朝鲜战场,一把炒面一口雪的日子,我并不觉得艰苦。因为忘不了日寇侵占北京城,忘不了国破家亡的惨状,忘不了那观音土啊。志愿军敢跟“武装到牙齿”的美国侵略军较量,以抗美援朝的胜利向世界宣告:中国人民站起来了!备受帝国列强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。我们怎能忘记英法联军、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的国耻呢?现在是新中国,万众一心,不畏强敌,敢把“十六国联军”打败在国门之外!

1959年我复员回到北京,从事农机科技工作,深知一粟一豆来之不易。三年困难时期“瓜菜代”,北京人见面的问候语还是“您吃了”?我的孩子也是喝棒子面粥长大的。读农具史,我吃惊地看到一张西汉铁铧木犁图,竟然与人民公社普遍使用的畜力犁完全一样,两千年没有改进呀!粮食亩产也没提高多少。我国封建社会“超长稳定”、科技滞后的现象太可怕了。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这古老诗歌描绘的情景一如眼前。生产工具代表着生产力水平。毛主席提出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”。人民群众非常努力,兴修水利,开垦荒地,为粮食亩产“过黄河”、“跨长江”而奋斗,甚至牺牲其他,“单打一”抓粮食,仍然难以解决10亿人口的吃饭问题。机械化的大难题是公社没钱买机器,靠国家投资,又包不下来。有些作业机械化了,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却没有出路,“人享机器福,马长机器膘”,大家在田间窝工。

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,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各项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,解放了农业生产力。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,像一把金钥匙,打开了农民致富之门,有钱买机器了,节省出来的劳动力进一步充实乡镇企业,参加城镇建设,我国农业从此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康庄大道。

民以食为天。解决世界1/4人口的温饱问题,是新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。我们的农业能够养活自己,保证了国家稳定发展,对缺粮的世界也是贡献。您听,北京人今天互相问候的话儿已经变得丰富多彩:“又哪儿挣(钱)去啦?”“买房了吧?”“上网了吗?”“刚买辆桑塔纳,用车拷我!”

下载【看书助手APP】官网:www.kanshuzhushou.com 无广告、全部免费!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