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真优美”不无骄傲地说:“看,这边是红色的河,左边是白色的河。”
她很会形容。洛杉矶高速公路的夜景也很好看:我们这边4条行车道上,无数汽车的尾灯,组成一条红色的河,滚滚流动;左手边,也就是矮矮的隔离墩那边,迎面驶来的车流,亮着大灯,可不又是一条白色的河嘛。
这是一条双色的大河!
林梦寒女士长得很像“真优美”,我们都这样叫她,因为北京观众熟悉日本电影《追捕》里的那个姑娘。而且她的笔名也是“优美”。她生于台湾,很小就去了东京,大学毕业后随着日本丈夫来到洛杉矶定居,是一家华语电台的台长。1994年春天她参加北美华文作家代表团访问北京时,在文采阁的宴会上,竟然当众说我像她的儿子——语惊四座,天哪,她不过30多岁,就敢充大,是偶尔失言吗?可又矢口否认这是开玩笑。所以,当我随中国作家代表团来到洛杉矶时,她特意开车拉着丈夫、儿子、女儿一起赶到旅馆跟我合影,倒要证实一下像不像?果然很像。我也不是省油的灯,当众还她一句:“应该说是你的儿子像我。”
这是林梦寒女士(右)40岁生日(1998)时与子女的合影。
这是一位真诚的女作家。她不是接待单位的成员,却“见缝插针”——利用代表团活动的间隙,开车带我们参观佛教的慈善堂,说美国人大多信奉基督教,现在华人、日本人多了,便集资买地建造庙宇。她开车带我看夜景。还带我和彝族诗人吉迪马加去西班牙夜总会喝酒、跳舞,体验异国风情,说是对写作有益。
《神州时报》副刊要为我们代表团的来访出专辑,也是“真优美”赶在我们去纽约的前夕,深夜开车来旅馆取稿,给每位作家拍一幅照片。而她并不是这家报社的记者或编辑。
从外表看,“真优美”温文尔雅,具有东方女性的基本特色;多少熟悉一点之后,又可发现她富有美国人的开朗性格和幽默感;然而,更突出的优点,是她勤奋好学,掌握流利的英语、日语,用中文写作,一口比台湾电影演员更标准的国语(没有那种讨嫌的嗲声嗲气儿),还能用闽南话播音,这大概是长期在日本读书,以及从她拼命工作的日本丈夫身上学来的敬业精神吧?
她是我这次访美活动中“捕获”的典型人物之一。怎样了解美利坚这个移民国家和它日益增多的华人和亚洲移民呢?譬如,在“真优美”身上,既能保持东方人的勤奋,乐于助人的热情,乃至儒教的强大文化影响,又能适应美国社会激烈到残酷程度的生存竞争,这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撞击和融合,对我这个文学工作者来讲,真是个经琢磨的课题呀。
1994年,在美籍华人作家张金翼女士家中。左起:浩然、李凖、张金翼和我。
代表团回国后,我去休斯敦探亲,把“真优美”的优点讲给一面打工一面求学的女儿听。女儿说,是啊,老美就认钱,我们还是要保持中国人的伦理道德,您放心,美国再强大,也永远改造不了比他们优秀的东方文化。
我和老伴儿回国时,在洛杉矶转飞机,又是“真优美”赶来接送,帮我们办理手续,托运行李,请吃早餐,还跟我老伴儿谈得很投机。我在一旁听着想着,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,充满人情味儿的话语,多么像北京四合院里的邻居呀。或许,东方移民来多了,还能给美国社会注入一种人际关系的温馨呢。
下载【看书助手APP】官网:www.kanshuzhushou.com 无广告、全部免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