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整个猎头业务链里面的关键桥梁,至少我是这么觉得。中间需要有人牵头,介绍,搭线。各个模块都需要有个人在中间调和。而对于人选的面试,就像我之前提到的,被鸽很正常。也不要过多的焦虑。但是问题是在于这个人选是否跟你沟通的比较频繁,是否平常比较交心等。
面试一般包括的的形式有:集体面试、综合面试、个人面试、结构化面试、情景面试、问卷面试等等,这些基本出现在甲方。有些国企面试的形式会通过书面、面谈或线上交流(视频、电话)的形式来考察人选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,通过面试可以初步判断应聘者是否可以适应自己的公司环境等。这个还是会依照企业情况而定,我这只是举了其中一些例子。
绝大多数人对于面试应该都知道,面试其实会分为初试,复试,终试。
初试:
1.我们基本会再次告知人选,企业背景,面试官是谁?以及约的面试时间,需要准备的着装,文件(女生最好画淡妆,男生穿正装,皮鞋等);
2.第一次面试,面试官以往问到的一些架构性问题,当然会包括(自我介绍,换工作的想法,以及对于客户公司的一些了解等等);
3.对于薪酬,我们往往都不会建议人选在第一轮面试去问,但我们会提示人选,适当可以问下对于自己后期晋升空间路径,时间不会超出1小时。
4.友情提示,提早2.-3.分钟到达面试现场,请勿迟到,对于面试官会不好。
面试结束后,会问询人选,对于面试的意向度和感受是怎么样的?
1.基本话术如下:您好,某某先生/女士,或者如果关系比较近了,那就称呼名字,今天路上是否顺利,大概是几点到达现场的,那是一到就开始面试了还是现场等了一下,(可以先关心一下人选,而不是一上来就开始问今天面试的问题;
2.接下来可以问下,面试大概是多久,面试了哪些问题,是否跟面试辅导上的比较吻合,有哪些是没有问到的;
3.在面试结束后,HR或者企业这边的面试官都有说什么吗?
4.接下来可以再维护一下关系,问下人选对于整场面试的满分1.分,会打几分,(手上有几张offer也可以相应问下)。
5.今天也辛苦了,企业这边如若有消息,也会及时通知。
复试安排:
走到这,基本上说明企业对人选意向度还是很不错的,那么接下来的面试相对应会问的问题会更加专业。探讨的也不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,还是要看这个人选做事的情况怎么样。(观察)
1.部门也会跟人选探讨相关的工作问题,这一点主要看人选回答的逻辑性怎么样?
2.人选也可以问下对于企业的一些问题,比如后期的发展规划,部门的规划,等等。
3.后续的安排,以及薪酬(这一块为什么可以问,有些是HR回复的,有些是部门知道范围回答,因为走到复试,对双方的情况也都了解。但是谈薪基本是由乙方来完成。也会相对应争取更多。
复试结束,其实对于人选那边不用问太多,但是可以侧面打听一下人选对于公司的意向度,以及手上的offer有几张,如果企业发offer,对应的选择,那边的机会更大,或者还有什么顾虑,乙方也可以侧面去争取。
有一些公司安排的面试会是两轮,有一些公司差不多是三轮的样子,也就结束了。
终试的形式,基本上是电话,或者线上视频,会跟人选再聊下意向度,以及人选这边的疑问?
到这基本整一个面试线条就差不多结束了。
我这边最有意思的案例则是,第一个人选面试应该是一个时尚编辑,英国留学,英文也很好,也在一些杂志社以及时尚平台工作过,所有的要求基本都符合客户公司的要求;面试基本都不需要我担心,我也提前跟她做了薪酬期望的辅导,心里其实也会有点小预期,希望这个女生能成,(她仿佛就像是我第一张offer的救命稻草似得)。女生的第六感确实很强,隔了一个星期,企业方就通知我们,这个人选可以发offer,对方HR几乎把入职时间都谈好了。女生因为目前在上海是待业状态,除了找租房的问题,其他都很好解决。只要我这段时间跟她保持联系就没有问题了。她也第一时间发我消息,说非常感谢我给她提供了这么一个好的平台。一开始她还担心自己回国找不到工作呢。我说我们以后应该会成为很好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