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笋般冒了头,整个行业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之势。
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,留学生想要靠工作签证留在美国,经济金融不再是最主要的就业途径,互联网行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,为很多普通家庭的留学生打开了另一扇门,有手有脚有脑子就能靠自己挣出一片天地。
程宜上大学的目标非常明确,就是找工作实现经济独立,所以她毫不犹豫地转向了计算机专业。
而阮天晴选计算机课的原因也很简单:这个专业男生多,专业性质筛选掉了一批智商不够的,能存活下来的最起码脑子好使。再加上很多课都是多人合作项目,特别适合在合作中观察人品性格。
阮天晴知道男生大都不喜欢目的性那么明确的女生,所以她需要一个学习上实力强大、女性魅力上不会抢风头的挡箭牌。
对程宜来说,同龄男生并没有“潜在对象”这个属性,他们只是她的竞争对手。如果不是课程规定,她压根就不想跟别人合作。
“学姐,你看起来就好厉害,我能跟你一组吗?”
阮天晴的眼睛亮晶晶的。程宜觉得长了这样一双……清澈见底的眼睛,还能说出这种话的人,应该对自己构不成竞争。
最初程宜也刚入门,还没有到嫌搭档拖后腿的阶段,她不想跟人合作的主要原因,是担心分工分出去的那部分里面有什么重要的学习内容被她漏掉了。
于是程宜负责写代码,阮天晴就趴在旁边有一搭没一搭地看剧、看小说、画画,偶尔也会凑过来学着写一点,再夸两句程宜姐你好厉害,你一讲我就全明白了。
后来项目越做越复杂,程宜开始挑挑拣拣合作队友不想被拖后腿,也闪过一瞬间的犹豫,要不要扔掉阮天晴这个显而易见的后腿。
但这种男生为主的课上,程宜本人也是被挑拣的对象。每次有男生流露出“你们两个女生能行吗”的质疑时,程宜通常一声不吭扭头就走,阮天晴会用一种小女孩天真烂漫发脾气的口吻说,我们程宜姐超强的,你等着吧你会后悔的。一边不得罪人地怼了回去,一边又把自己和程宜牢牢捆绑成了一体。
程宜就是个血气方刚的大学生,听到这话心里暗爽,忍不住觉得反正她一个人写两人份代码也写习惯了,就当巩固基本功了。
没想到阮天晴竟然很争气,超过两个人的合作项目,她总是能找来靠谱的队友,还凭借画画的一技之长,在小团队里摇摇晃晃地站稳了脚跟,成功从“后腿”变成了“设计”。
她俩就一直这么搭档着,直到阮天晴一不小心上够了计算机专业课,也终于筛选出了一个方方面面都很不错的男朋友,比她大一届、程宜同届的学长方屿声。
而程宜和方屿声要毕业了,他俩的目的地都是湾区:程宜去工作,方屿声去念博士。
他们毕业那年,学校给了每个学生三个亲友参加毕业典礼的名额。
方屿声的母亲、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都来了。自己家人尚且没办法全都进入内场观看毕业典礼,当时距离成为方屿声女朋友还差一个礼拜的阮天晴就更没可能了。
那段时间程宜母亲要在国内跑好几个城市的展会,实在挤不出时间专程飞到美国参加她的毕业典礼。程宜自己倒是无所谓,但是阮天晴得知之后自告奋勇作为她的亲友参加了毕业典礼,顺便求着程宜,把另外两个亲友名额让给了方屿声家里人。
毕业典礼当天,阮天晴带来了两捧洋溢着夏日气息的白绿色花束,一束送给阮天晴,一束送给方屿声。
她穿着白色的连衣裙,站在青草地上,整个人就像那两束花一样,明媚又清新。
方屿声羞赧地介绍说,妈,这是阮天晴,就是她帮忙搞定外公外婆的入场名额的。
毕业典礼结束之后,方屿声带着一大家子人去饭店聚吃饭,他妈很体贴地想叫上程宜和阮天晴一起,以表感谢。
阮天晴连忙摇手说不用,这是值得纪念的日子,你们一家人好好聚,我和程宜姐自己吃就好啦。
他们前脚刚走,阮天晴终于泄了气,蹲在了地上。
程宜以为她要休息一会,掏出手机查邮件,过了几分钟听见阮天晴哽咽着说姐姐,你走了我怎么办呀,我会想你的。
程宜一边接过了路过的同学递来的纸巾,一边无奈地拎起她一条胳膊试图把她拽起来,但阮天晴好像有千斤重,怎么都拽不起来。
程宜只能说,你起来好好说话,你叫的我都起鸡皮疙瘩了。
阮天晴继续蹲着,眼泪噼里啪啦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