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想?”
凤姐听到此处,柳眉一竖,待要反驳几句;想到这事不是她一个人能做主的,一转念间,又自缄口不语。
凤姐、李纨不说话,探春道:“二嫂嫂刚进门,对贾家的事,比我们还熟悉。”
宝钗道:“从前我是亲戚,贾家的事,我不好说什么。
你们知道的,薛家从前也是金玉满堂、富贵奢靡。
只因没有早做筹谋,以至于后手不接。
如今我既然进了贾家,自然想替贾家做些筹谋。
可惜我才疏学浅,只能先跟着大嫂子、二嫂子学习,方不致让太太失望。
太太千叮万嘱,要我时刻谨记,贾府是百年勋贵之家、是皇亲国戚。”
凤姐道:“京城的百年望族,也不仅仅是贾家。
远的不比,老太太的娘家保龄侯府,比贾家如何?
连林妹妹都说,史府和贾府差不多大;史府用的人,不到贾府一半,但是一应喜庆宴会、官眷往来,无不妥妥帖帖。
俗话说:‘一个和尚挑水喝,两个和尚抬水喝,三个和尚没水喝。’
可见,人一多,就互相撂挑子、扯皮;还不如人少呢。”
宝钗道:“那依二嫂嫂之意,是定要裁人的了?”
凤姐道:“也不能说是裁人。府里有些老家人,三四辈子都是贾家的奴才。
如今他们在外面各有营生,家成业就。
有那想要出去的,府里索性开恩,放了他们的身契,让他们出去做良民,岂不两便?”
宝钗正色道:“二嫂子说差了,这不是‘两便’,只便宜了某些想出去的人。
太太未必同意,这事得慢谋。
依我看,还是先从日用饮食上,节省开支,比较靠谱。
主子们的饭菜份例,每日连一半都吃不完;
太太已经交代下去,从今日开始,每人减两个菜。”
凤姐有些无语,心道:你都已经发话下去,还找我商量个鬼啊?
凤姐、宝钗又商议了一些事。
李纨、探春知道说不上话,索性离了座,同平儿、香菱说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