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孙山而瘫倒在地。
但更多的则是议论。
“哎呀,这状元居然是孙伯玉!”
“是啊,是啊,就凭他也能考取状元?!”
“要说今年的秋闱没有假,我死都不信!”
孙伯玉乃是大商最大药行——宝芝堂少掌柜。
此人是倒是有些小学问,但要说此人乃是状元之才,则绝无可能。
要知道此前的会试可是孙伯玉倒数第一,而这秋闱科举殿试可是整整七百五十名考生参加。
孙伯玉一举夺魁,若说其中没有猫腻,谁信?
文人圈子不大,谁是什么水平,大家多少心里都有些数。
其实不光是孙伯玉,那进士名单中还有一些人的名次值得商榷。
随着人群吵闹声音越来越激烈,渐渐地有些考生情绪激动起来。
情况愈演愈烈,不知是谁提议了一句,紧接着考生们便开始围那放榜的官吏,讨要说法。
可那官吏又知道什么,看到眼前的混乱,他当即开口大声呵斥了闹事考生几句。
可这却起了反作用,一下子激起了这些考生怒气,当即开始围堵翰林院!
要知道自大商朝建立以来,还从未发生过围堵翰林院这样的事。
仅仅半日,此事便首达朝堂!
上书房内,杨玄隆与一名身着绛紫色道袍的道人相对而坐。
攀谈着道家养生法门。
“皇上,周宰相求见!”
一个太监在门口小声的说道,生怕音量过大惊扰了杨玄隆。
论道被扰,杨玄隆本有些不悦,但听到是宰相周准,也便停了下来,挥挥手示意那道人出去。
道人推门而出,与周准擦肩而过时,对着周准眉毛一挑。
周准随即嘴角露出一抹难以察觉的轻笑。
开门进来,周准跪地行礼:
“参见皇上,吾皇万岁!”
“周爱卿,快些免礼!”
周准正想开口,却不料杨玄隆抢先一步拉住他的手,急切问道:
“爱卿啊,你妹妹探亲这都走了半个月了,朕思念的紧,你快些让她回来!”
闻言周准轻笑一声,恭敬答道:
“皇上放心,家父己经来信,德妃娘娘正在返京途中,不日便可抵京!”
“这就好,这就好,你是不知,德妃走的这几日朕是夜不能寐啊!”
“对了,你来找朕所谓何事?”
紧接着周准便将考生闹翰林府之事娓娓道来。
杨玄隆听完也不生气,首接是躺了下来。
“这点小事,你来烦朕作甚,传我旨意,叫锦衣卫去镇压那些闹事考生,实在不行杀两个也可。”
“至于举报的这舞弊之事,酌六扇门调查清楚!”
“是,陛下,那下官先行告退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