鑫能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鑫能小说网 > 自有日月照山川(科举) > 第 57 章 [晋江独发·再选...

第 57 章 [晋江独发·再选...

刚提及白霜枝,没过几日,白霜枝也来了京都。

一袭白衣,风采不减当年。

经年的文字沉浸,使她更显才气,素而雅。

说是路过,来看看小姑白其真,却给乔家每个人都带了物件:“这檀香年份长,出香沉稳,最适合乔爷爷静修。几匹料子看着厚,穿起来却是又轻又软,奶奶试着裁身衣裳穿……那盒珍珠是我一颗颗挑的,姑姑拿去铺子里穿串链子戴罢,还有这几副补药,是吴嬷嬷上回紧要的。”

最后是一方镂空雕了荔枝、核桃和桂圆的玉冠。

白霜枝笑道:“时为表弟离及冠还有几年,可三元及第已在眼前,我便把这个带来了。”

虽晓得侄女写话本子挣了不少钱,白其真仍是推辞,道:“你给他买这么贵重的物件作甚么,小安打小就是个简朴的孩子。”

白霜枝径直把玉冠锁进了姑姑的抽屉里,道:“若不是表弟帮我读本子、提建议,我不知道还要走多少弯路……这三圆玉冠,需早早送出,图个吉利。”

又言:“吉利可不兴推辞。”

在乔家开心玩了一日,一直到第二日临走前,白霜枝才对姑姑说:“小姑,侄女要嫁人了。”

“你爹替你相看了什么样的人家?”

“是我自己选的。”白霜枝淡淡然应道,“是县里的一个教书先生,早几年没了爹娘,刚过守孝期,年纪比我小些,言行正,长相也正。”

这一听,就晓得是个不富裕的。

白其真谨慎问道:“你们如何认识的?”

“他读了我的话本子,递信替我校正几句诗,一来二回便认识了。”

七八年过去,侄女已不是十六岁的懵懂年纪了,所以白其真没往深了问,只道:“你想清楚了?”

白霜枝点点头,挽着姑姑的手,宽慰道:“姑姑不是同我说过,同样是八钱一斤的豆子,有人要的只是豆子,有人却要一颗颗挑豆子吗?”

“我要的只是豆子,他是豆子就成。”

白霜枝终于不再是被人挑拣的豆子,她也并不在意挑拣别人。

她继续道:“我爹虽混账无能了些,到底还是护短的,他进了白家门,我爹等闲不会让入赘的姑爷欺负亲女儿……所以,选对选错都不打紧,错了可以和离再选,不离也成,重要的是握着‘再选’的筹码。”

作者有话要说

一入十月,才消停了几日的东京大街,便又开始热闹起来。

无他,大梁十五路三十八府的举子陆陆续续抵达京城,备考来年的省试。

朝廷规定,获得解额的举子,需在十月二十五日前,到南衙或是国子监投状报名,留京待到来年春闱时。

三十八府,加上南北国子监,意味着共有四十位解元。

拿到省试入场券的举子,少则五六千,多则过万人。听赵宕举说,今年省试遇大年,赴京应试举子不下九千人。

已是过关斩将的九千人,按正奏名三百人来算,三十人中仅取一人。

真乃是万人欲渡河,独木一桥横。

……

既是应试,则不能单单考虑学问,还需考虑应答的技巧和节奏,保证能在考场上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才华。

从十月到来年二月,乔时为还有四个月来准备。

不同于解试“一日定胜负”,省试四日考四场,由四场文章来定去留高下。

第一场试本经大义三道、《孟子》《论语》大义两道;第二场试赋一首、律诗两首;第三场试论一首;第四场试子史时务策三道。

夜不继烛,就地而眠。

从时间上看更宽裕了,但题目难度会骤增。

故乔时为以五日为一周期,前四日模拟省试应答,以适应省试的作答节奏,第五日为歇息日,或读读闲书,或出去透透气。

如此安排并不十分饱和,使他常有闲心应付家中“琐事”,如忙里偷闲饮一盏茶,很是惬意。

得闲时,翻开手边的史书,乔时为常常在想一件事——

在这个异世里,是不是正因少了黄巢,没了“内库烧为锦绣灰,天街蹋尽公卿骨”的血刃世族,于是才有了大梁朝?

没有黄巢诛尽杀绝贵族,使一部分世族苟延残喘活过了乱世,延续至今。太·祖借着这部分人的支持,聚众成势,逐一击破拥兵自重的各方节度使,建国大梁。

而如今,随着科举的推行,入仕者异地为官,使得世族们难以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